十年手机摄影爱好者视角的徕卡M10-R

Sep 8, 2020

TL:DR - 关于个人摄影故事

严格意义上我开始接触摄影是从iPhone 4,在手机摄影上参与了一次的摄影比赛获奖后。才真正的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相机也有10年的拍照经验了。期间换过许多的相机,也掉入摄影器材的坑里,各种买买买依然未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相机。从单纯的拍下画面到追求景深,手机到无反微单,回归到单反,胶片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基础的摄影知识。之后出去拍照的时候,被重量和体力给折服,又回到一切从简。就如摄影师Jay Maisel 说道 “最好的相机是你手中的那部”,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在手机上拍照的好处可以直观的去取景,无需关注曝光参数,以及可以很方便的在手机上进行后期。期间也很幸运的在摄影这个爱好收到一些肯定,参与过旅行杂志摄影,Coffeegraphy 等展出机会。直到了近几年,由于工作的性质原因,会到各城市出差,我几乎不会带上相机,只有一部手机以及我的Moment 镜头系统,所以大部分的器材都二手出售处理了。

这些年,我的摄影的主题也不断有了变化,从风光摄影到人文街景,极简建筑。这些变化可以在我自己的数据库中看到和手中的器材一样,不断的做减法。取景框也开始寻找更细小被忽略的小东西,细节,重复性的规律线条。多色彩到纯黑白光影的捕捉。从照片去看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放在我身上特别贴切。从什么都要,再不断的过滤,到什么是最重要。(What matter to me)

我和徕卡的故事:

最开始只用手机在自学摄影的过程中,无意间认识到了徕卡的品牌。更深入的了解是在Youtube 上自学摄影时,看到DigitalRevTV 主持人 Kai W 的介绍。

我对徕卡认识等同于街拍神器、小众器材、战地摄影(推荐纪录片:War Photographer)、纪实摄影等等。对于照片的风格认识是独特的鲜艳色彩(俗称德味)。但都改变不了我对于这个品牌的敬意,从认识徕卡的开始发自内心觉得这或许是一个需要有经验沉淀积累才能驾驭的相机。与其他的品牌有些不同,天然的觉得这是以后的相机,不是现在所需要能驾驭好,当然与经济能力有部分的挂钩原因。

图来自:个人Instagram 2014年摄

图来自:个人Instagram 2014年摄

初认徕卡的时候觉得从外观来说特别酷,复古的设计给吸引。第一次上手自己的第一台“徕卡”是在2014年的时候,爸爸带回来了Laica C-Type 112。这是一台徕卡入门级的数码DC 相机,虽说色彩质感不如其他的徕卡表现,但也算是我和徕卡品牌亲密接触的开始。


本次众测主角:Leica M10-R

据我所知,徕卡过往发布新品都会在各城市的旗舰店内举办,而这次在全球疫情下同样在线上举行。当时在网上简单的了解到M10-R是一个换了全新感光元件的 4000 万像素的徕卡相机,有新的处理器等等其他都基本和上一代一样。对比上一款M10机型,足足多了一倍的像素。但它不是首款拥有4000 万的徕卡 M,而是第二款M10用上了这个4000 万的色彩处理M10-R。第一款同样是用上了4000 万像素的同款感光元件是M10-M,M 代表了 Monochrom(单色/黑白)而R 代表了Resolution (像素)。从命名上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不同定位的场景供消费者选择。

简单的参数:

图来自:官方网站

图来自:官方网站

这次的新机官方用了简单地四个字 “静观质变“。

图来自:徕卡官网

Leica Talk 与徕卡M系统产品经理的访谈上得知,M(单色)与R(彩色)是同时开发的两个独立的项目,但R系列的挑战在于信降噪比(Signal and Noise Ratio,简称SNR)的处理以及色彩管理,彩色滤光片阵列等等。所以才前后的发布了两款新机。这或许就是质变最大的含义所在。

以一个从未拥有徕卡的身份来看,或许这个变化是徕卡在新时代的一个探索。换了一个感光元件在质上有更大的提升变化。而 M系列的相机也将不再只是适合拍人文的标签。与其他的M10 家族的相机有各自不同定位,比如 D系列回归胶片拍摄体验、M系列为专注黑白光影捕抓、P系列为更能快速抓拍,24MP 更小一些的存储空间需求、R系列强调的是细节,更合适风景、建筑摄影。


Made in Germany 德国制造

图来自:徕卡官网 图来自:徕卡官网

说到徕卡必须谈及制造工艺与设计,M 系统相机自1954年发布以后,外观都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一次的升级都是一点点的优化部分控件的位置和操作。并且是有意不希望每一次升级都会很大的变化,让摄影师重新适应一台新机。而且你有以前的镜头都能够在自今最新的相机当中使用。在德国制造里有一个原则就是产品的品质必须要好,可以用百年以上。这是徕卡的品质保证,也有许多用户的徕卡相机具有“传承“性,一代传一代。

从M10 的制作过程视频里看到,徕卡的制造方式与其他奢侈品一样,有大量的人工参与并依靠精确的机器协助完成制作。有趣的是许多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他们的孩子同样也在徕卡上班。这是我觉得一个好的品牌价值,是会充满了“人”的气息在品牌当中。

组装工人细心的清理取景器上的细尘

测试相机与镜头的连接

组装完成后,对传感器做二次清理

最后一道工序,贴上可乐标签。一台精良的徕卡M10 就组装完成了。

作为一名颜控的设计师,第一次摸到M10-R 的感觉是菱角分明特别地沉稳、可靠、复古。在此之前在朋友手上也玩过几次徕卡M9,以及当年也入手了伪旁轴X100。整体的相机材质是全金属机身:压铸镁合金,合成皮革包覆,顶盖和底盖:黄铜,黑色镀铬。

为了去理解这个设计,去找了一些过往的徕卡外观设计做了对比,其中找到了M10 设计前期的草图。可以看到雏形都基本和最终发售版本相符。

徕卡的设计,是从1913年的从Oskar Barnack 的作为原型演变成第一代35mm相机,即便经过66 年的迭代依然可以在M10上看到保留了很多第一代35mm 的设计。

1954年推出的M3,取景框旁的迴片桿。

2020年新出的M10-R,取景框旁的迴片桿已被取代成ISO 拨盘

在M10上最明显的改动,是新增的独立的ISO拨盘。对于这个设计我思考过,如果这个相机定位风光摄影,或一些比较固定且需要细节的场景下。这个需要两步操作才可以调整的ISO 能理解。但从机背的功能键移植到独立的拨盘,想必是要解决能够快速准确的切换ISO。或许还有一种考量,日常扫街保留在A设置,定格拍照时再调整ISO。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不会容易在相机意外的被调整?我在X100的曝光补偿上,确实有过好几次意外的被调整了参数。

平压,ISO确认状态。

拨起调整ISO。虽说如此实际操作下来,有些生硬不好操作。经常推不起来。

操作不顺畅,推不起来。

最顺畅的ISO 切换的操作

到了M10 已完全是一款数码相机,但仍然很好的保留了传统相机操作手感。在之前的任务体验文有提到过。徕卡具有“快“的体验,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透过机身上的机械转盘,去调整参数,只要开机拿起即可拍。开机时间也足够的敏捷。在M10-R 上B 快门最长曝光时间可达16分钟。每格跳一级,也能设中间值。我个人还是蛮喜欢快门速度转盘的设计。

第一次使用旁轴取景,需要时间学习上手适应黄斑对焦系统。在取景框下有个拨盘,是用于切换取景器内的参考线条,有28、35、50、75的框线。并且会显示一些提示信息或参数。整体来说我很少会切换到28mm的参考线出来,用了几次以后脑里已经会自动脑补大概的范围了。

Summicron-M 28mm F/2 ASPH

这次收到体验的镜头是徕卡的28的镜头,与iPhone 11 Pro的等效26mm 差不多,用在相机上对于我来说扫街是一种挑战,需要对人物靠得更近。对于建筑是加分的,可以捕更多的画面。

M10-R 与 28的搭配,在一开始我挺不习惯的,对M10-R得越多的时候,就觉得真香,都先把画面都容纳进去,后期裁切就好。

对于过往除了拍视频以外,没有太多的手动对焦经验的人来说。这是我用过最好的手动对焦镜头,尤其是那个月牙般的设计,手指拨动太丝滑了,而且可以快速的调整光圈。

特别提一个小插曲,在拍摄产品照期间。特别为镜头上的焦段数字着迷,花了大约2天的时间在搜索对比。找遍全网都看不到有相关文档提及这个字体(相似的有很多如DIN 1451),这个数字字体的在“8”上可以看到是方圆型与机身的设计很匹配。最终,找到了官方定制的字体叫LG 1050,仅用在相机和镜头上。

菜单交互

M10-R 的机背上只有三个功能键以及方向键,也新增了高清的触摸屏。在菜单上的设计必定会有很多的减法。其中我特别喜欢的是“收藏夹“ 这个功能。能够将我常用的设置,放到首屏。双击Menu 可以直接跳转到主菜单。

与其他数码相机不同的是,徕卡并没有透过分Tab和页去区分设置类别,可设置选项页不会比其他数码相机多,所以这个设置很快上手并记得位置了。无需额外的学习成本,触控功能也在这里屏蔽了,无法直接上下划动。

这里要吐槽一下,在查看回放的时候,界面上无明显的删除提示。导致前面体验的几天误删了很多照片。点击Menu 即唤出选项菜单,然后只有一个小垃圾桶icon在右侧,只需要点击一次确认键就跳转到下一张了。


拍摄体验

特别感谢这次爱范儿糖纸,让我有机会体验徕卡M10-R。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面,作为一个上班族,每天都是在两点一线中来回,每天都会背着相机,随时看到有趣的事情,都能拍下。并在其中穿插了我喜欢的建筑细节。

Small but Big

在大环境中寻找小故事,即使再小的人事物都有意义。

得力于4000 万像素超高分辨率和弱光的表现力,在拍一些#SmallPeople 系列(一个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时候,建筑细节和人物都能清晰看见。由于28mm 在某些场景下还是太广了,所以做了简单裁切处理。

快与慢

快节奏的城市,慢节奏瞬间。有些称不上是一张好的照片,略有失焦或抖动。但都不影响当下瞬间的画面

一开始想拍下的是两位阿姨很有爱的举动。后来发现照片里的卡车颜色,和右边阿姨的衣服还有左边拿着手机的手机壳与卡车上的标示颜色很巧。

这张当天就是外卖平台全网爆文的那天,看到了一个在等红绿灯的外卖员

这是来自古巴的乐手,上前问了是否能拍他的时候。更卖力的在镜头前摆Pose。最后他和我拿了微信,说好久没有更新头像了,正好缺头像。

在极端艳丽色彩的情况下,徕卡依然很自然的过渡不会出现严重过度饱和。

原本蹲下拍建筑物的时候,正好有两个兴奋的孩子跑前来。

从地铁站走出来的时候,看见两个车夫正准备预防雨天的来袭。

取景器足够大的好处是可以看到旁边正在发生的事,当时候看到有小孩在完滑板车。前面有一滩水,预测小孩会特意划过去玩水。就蹲下来拍了这张,单纯快乐的瞬间。估焦最完美的一次

这些发生得“快“瞬间,都正好在习惯着黄斑对焦和曝光计算的过程。以“慢“的方式记录了那个时刻。

未来掠影

未来不一定是赛博朋克那样,充满了色彩霓虹灯,每个人都沉浸在个别的世界。

我平时喜欢拍建筑物的局部线条或纹理,突出建筑物的另一面。透过一些简单的参数设置,突出建筑物的灯光线条,像一个无限延长的隧道里。

或是,像一个巨人脚的视角

总结

半个月后,回头细品这段时间的体验。它并不完美,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一切都要求效率的情景。它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有新的镜头知识需要学习,曝光公式,估算焦距等等。在夏天下拍照,全金属机身的它,也会发热特别厉害。若打开Live View 拍照,耗电也特别快。如果是近视不戴眼镜的情况下,需要购买矫正镜片配件,无法直接在取景器上设置。甚至我觉得特别鸡肋的APP 传输和控制,在手动镜头上无法实现触控对焦,所以APP的远程取景只剩下远程操控快门而已。甚至FOTOS APP 若要下载DNG 是需要而外订阅会员的。这些都与其他数码相机品牌都不同,但对于M 系统的用户,徕卡的忠实粉。一点点的变化都在优化更好的拍照体验。

它与其他的相机不同。在操作使用上对我而言,不会与其他相机品牌相提并论。虽然同样是数码相机,在挂在身上当一个每日都在使用的机器时,明显感受到它让我慢下来的去抓拍那个瞬间,回到家回看那些照片,我仍然能深刻记得当下我为什么而拍,以及当时候如何快速计算曝光值抓拍的。

我对拍照的理解没有特别深,在一个瞬间和当下的画面,不会有太多的解读。甚至也会挣扎意外抓拍到的画面,是否要裁切然后脑补一些故事。在这一次的体验过程中,很纯粹的找到了对摄影这件事的思考。在过去的10年里面,我习惯了有什么抓拍什么,也懒得后期照片。偶尔用VSCO 套个滤镜,到后来连照片都懒得发了,词穷经常想不到Caption。几乎没有了思考,该怎么拿下这个瞬间。这是一台目前最先进的徕卡数码相机,即便不熟悉M 系统的情况下,拍下了很多不完美的照片,M 系统依然能够让我回到过去那种沉浸在摄影这件事上。有着更高的分辨率、更细腻的画质,可以去记录更多未来的人事物还有即将发生、正在发生的一切。

本文首发于糖纸众测

Clu Soh